|
(二)道通为一
1.圣人之教,东西同,今古一
【原文】
虽载① 在天方之书②,而不异乎儒者之典;遵习天方之礼,即犹遵习先圣先王之教③也。圣人之教④,东西同⑤,今古一
——刘智《天方典礼·自序》《清真大典》第15卷 54页
【注释】
①载:记载。
②天方之书:天方,中国元明清时期一般是对于阿拉伯地区的称谓。天方之书,一般指阿拉伯地区的伊斯兰教经典。
③先圣先王之教:中国古代圣人有尧、舜、禹、汤、文王、武王、周公、孔子等,他们的说教为先圣先王之教。
④圣人之教:圣人的教导、教诲。伊斯兰教和儒家学说,都认为应以尊崇圣人、圣言、圣行为宗旨,都有“圣人之教”之说。
⑤东西同,今古一:东方与西方是相同的,当代与古代是一样的。
【译文】
(伊斯兰教的思想内容)虽然记载在伊斯兰教经典中,却与儒家经典所讲的没有什么不同;遵行伊斯兰教义教规,犹如遵行先圣先王的教导。圣人的说教,东方与西方是相同的,当代与古代是一样的。
【诠释】
“智者求同,愚者求异”,这段文字是一种求同的表现。作者将伊斯兰教和儒家的经典和说教、东方和西方、古和今做对比,其一是讲两者的思想理念相同;其二是讲两者的礼教相同;其三则进一步扩大到地域和古今,说圣人之教(宗教或文化)相同。值得注意的是,前两个相同,乃是站在伊斯兰教一边,把儒家作为参照而再言相同的,这说明作者有劝导同教人之意。
伊斯兰教的经典是《古兰经》,同时也以《圣训》为重要的经典。所谓《圣训》,是指穆罕默德传教时期的言行录,及其默许弟子的言行录。“伊儒会通”译著家们称伊斯兰教为“圣人之教”,即圣人的教诲。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孔子,被后人尊为“至圣先师”。而儒家的行学根本是学圣人,明明德,修德立善,所以也说是“圣人之教”,即是圣人的教诲。这段话正是抓住了“圣人”这一根本点、关键点,认为伊斯兰教和儒家学说,都是“圣人的教诲”。所以,无论他们所教导的道理来自哪里、出自何时,都是相同的,它们的思想和行为规范也是如此。
这段文字融通了伊斯兰教与儒家学说,有利于伊斯兰教在中国的健康传承和被接纳,从而也为“伊儒会通”的做法奠定了合理性基础。这既是作者发自内心的真诚认知,也是“伊儒会通”之“援儒入伊”。总之,这一段文字中所体现的对于不同文化的认同和尊重态度,反映了客观现实,是值得当代人们学习和效仿的。尤其是在多种宗教、多样文化并存的今天,认识到不同文化之间的共同点是非常重要的,它不但需要相互包容的仁爱,更需要和而不同的智慧。
【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类述】
①《孟子·公孙丑上》:人皆有不忍人之心。
②《孟子·离娄下》:先圣后圣,其揆一也。
③《孟子·离娄下》:禹、稷、颜回同道。禹思天下有溺者,由己溺之也;稷思天下有饥者,由己饥之也,是以如是其急也。禹、稷、颜子易地则皆然。
|
|